对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第0754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办理结果:解决采纳
柏万青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老年人看病难、危重病人住院难”的代表建议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发挥医联体的作用,缓解三甲医院的就诊压力”的建议
市卫生健康部门、申康中心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加强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引导市级医院立足诊治急危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的功能定位,努力提升医疗质量和安全。同时,积极支持基层医疗机构提升服务能力,更好地满足群众看病就医需求。一方面优化完善考核引导,鼓励市级医院“看大病、解难症”,通过开展诊疗难度评价,优化对均次费用等指标的考核分析,充分调动市级医院“看大病、解难症”的积极性,鼓励医院更好地为重症病人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另一方面通过推进医联体建设,积极支持基层医疗机构能力建设。推动市级医院支持区域性医疗中心建设,加强区域医疗资源共享和服务协同,推动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和医疗服务“双下沉”,基层医院医疗服务质量、效率和服务能力的“双提升”。
二、关于“适当延长手术病人和老人住院时间”的建议
市卫生健康和医保部门始终将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放在首要位置,要求医疗机构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在提供住院服务中必须坚持因病施治,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合理确定治疗方案和住院时间。为督促各级医疗机构严格按照诊疗规范,保障患者合理的住院治疗需求,2011年起成立卫生医保联合投诉电话,拓宽投诉渠道,完善协调机制,严禁各级医疗机构采用“假出院”等分解住院或简单机械地限制病人住院天数,同时加大监督检查和处罚力度,减少医疗机构推诿老年、重病医保患者等不良现象的发生。
三、关于“取消临终关怀病房考核”的建议
为守护居民生命最后一程,提高临终患者生命质量,促进医疗资源合理利用,提升城市文明水平,本市自2012年起以市政府实事的形式推进安宁疗护服务。经过医务人员病情评估后符合要求并有开展安宁疗护服务需求的患者可以收入机构床位或开展居家安宁疗护服务。市医保部门也已将其涉及的医疗费用按规定纳入了医保支付范围。对于此类安宁疗护机构和居家床位,本市卫生质量控制和医保管理指标中均未设置床位周转率和均次费用的控制要求,而是通过强调因病施治,不断提高质控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下一阶段,我们将进一步细化安宁疗护管理体系,同步研究适应安宁疗护工作的各项政策,促进本市安宁疗护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四、关于“社区医院开不到药等”的问题
本市正积极推进家庭医生制度下的有序诊疗秩序,通过“1+1+1”签约服务,可享有签约就诊各项优惠倾斜政策。为保障基层医疗机构药品供应,市卫生健康部门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全面落实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目前社区可从中选择配备的药品品种已扩容至1000余种,可满足居民日常用药需求。二是充分发挥上级医院的引领作用。上级医疗机构医师对慢性病患者开具处方时首选基本药物,从源头上引导各级医疗机构优先配备使用基本药物。三是促进上、下级医疗机构用药衔接,各区、各医疗联合体逐步统一辖区内、医疗联合体内医疗机构慢性病用药的采购品种,实现上下级医疗机构用药衔接。四是加强社区临床药学服务能力建设。持续加强社区临床药师在职规范化培训工作,探索开展区域性处方审核中心、处方点评中心工作,切实提升社区用药服务能力,更好指导居民安全合理用药。
上海市医疗保障局
2020年5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