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0070号提案的答复
办理结果:解决或采纳
李贤华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取消‘上海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急诊就医记录册’的建议”提案收悉,感谢您对医疗保障工作的关心及支持,现将我局会同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形成的办理意见答复如下:
一、《就医记录册》在医保改革中发挥历史性作用
(一)解决自由就诊带来的病史记录不连续问题。自2000年本市实行医保制度改革以来,为了解决广大参保人员自由就诊带来的病史记录不连续问题,当时的卫生、医保行政部门共同设计了《上海市基本医疗保险门急诊就医记录册(自管)》(以下简称“《就医记录册》”),既作为门急诊病历,纳入卫生计生行政管理,也作为参保人员享受门诊急诊、门诊大病基本医疗保险待遇的医疗保险凭证,纳入医疗保险行政管理。《就医记录册》由市卫生健康委(原市卫生计生委)、市医疗保障局(原市医疗保险办公室)统一监制,由医保部门发放、卫生部门指导使用。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就医记录册》的使用对规范基本医疗保险门急诊就医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依托《就医记录册》不断加强对供需双方的监管。在使用监管方面,各相关部门不断探索完善管理机制,除提案建议中提及的《关于印发〈关于本市实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急诊就医记录册(自管)制度的试行意见〉的通知》(沪医保〔2002〕87号)等文件外,医保部门还先后印发《关于本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急诊就医记录册(自管)制度的实施意见》(沪医保〔2003〕88号)、《关于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审核管理工作的试行意见》(沪医保〔2005〕27号)、《关于本市基本医疗保险门急诊就医记录册(自管)制度的实施意见》(沪人社医发〔2016〕53号)等,在方便参保人员持有连续、标准、规范自身诊疗档案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对医疗服务提供方的监督管理,对促进合理就医、减少浪费,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积极探索智慧医疗、智慧医保发展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及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出现,“互联网+医保”发展日新月异,如何为市民群众提供智能、便捷的健康服务,建设广覆盖的数字化健康管理系统,已经成为医疗保障及卫生健康行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传统的实体卡+纸质《就医记录册》就诊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群众便捷就诊和线上服务需求。为此,我局会同市卫生健康委、申康中心、市大数据中心等相关部门多次开展工作调研及座谈,探索基于“一网通办”和“上海健康云”等平台,逐步实现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院内信息化整合、实现医疗机构之间信息互联互通互认、实现实体医保卡电子化、实现居民健康档案和《就医记录册》电子化等便民目标。主要工作进展如下:
一是实现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院内信息化整合工作。已实现本市卫生行业PACS,LIS,CIS,RIS,HIS等异构信息系统的整合,实现了医疗机构内部及医疗机构间患者的基本信息、临床诊疗数据、业务运营数据和管理数据的实时交互和共享。目前正在开展本市基层医疗机构相关测评工作,为上海卫生综合改革的各项政策落地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二是实现医疗机构之间信息互联互通互认。本市是全国最早建立区域平台的省级单位,于2011年开始“上海健康网”工程建设。经过两期的项目建设,目前已经接入600余家公立医疗机构(涵盖市属医疗机构、区属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在全市范围内实现健康档案信息共享的“两个任何”(即“任何一位在市内联网医疗机构就诊患者的电子健康档案可以被任何一家联网医院医务人员在业务规范制约下通过医生工作站进行调阅)。2019年,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继续推进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本市医院检验检查结果互联互通互认工作”。业务层面,形成全国范围内首个以部门文件明确医疗数据院际互认的标准及要求,推动“应认尽认”;技术层面,建立全国首个省级范围内互联互通互认的影像云,大大提升了工作能效,避免重复检查检验,减轻患者负担,节省医疗资源。
三是实现实体医保卡电子化。在“以人为本、顶层设计、精细管理、夯实基础、健康第一”的建设理念下,由市卫生健康委牵头,会同市医保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申康中心、市大数据中心等部门单位制定了《上海市医疗付费“一件事”业务流程再造工作方案》,持续深化医改,注重制度创新,勇于流程再造,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健康获得感。通过实施基于医保电子凭证的脱卡支付以及重塑医疗业务环节,实现医疗付费零排队,预计减少候诊排队时间平均45分钟以上。按照工作计划,8月底,全市公立医疗机构将实现全覆盖。使市民群众更加安全、便捷地接受医疗保障服务。截至7月8日,本市参保人员已有超过320万人(次)通过各类渠道完成申领、激活。有11家市级医院和6个区的111家区属医疗机构实现医保电子凭证脱卡支付,共完成电子凭证总交易数5826笔,总费用:516526.41元。
三、探索居民健康档案和《就医记录册》电子化
如您在提案中提及的,上海正在探索建设基于上海健康信息网的“上海市健康管理云平台”,助力本市建立医防融合的全程健康服务管理体系;探索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为核心,建设完善广泛覆盖的数字化健康管理系统,届时将统筹考虑您提出的相关建议,探索在条件成熟的试点医疗机构开展医保就医记录的数据归集,依托“随申办”等平台提供医保参保人员的医保就医记录的查询和展示,根据技术推进和政策法规的突破,逐步实现《就医记录册》电子化。
感谢您对医疗保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得到您进一步的指导和建议。
上海市医疗保障局
2020年7月14日